深夜乌克兰上空亮起“小太阳”民间资本
俄军近日发动了一场堪称创造历史的复杂饱和性打击行动,这也是其迄今为止最为密集和多元化的攻击之一。从这次夜间打击行动来看,俄军的战术正发生明显转变。
过去三年半,俄军对乌克兰的空袭大多是每月一两次的爆发式袭击,间隔较长且较为集中。但最近10天内,俄军已连续发动至少7次大规模集群空袭,战术明显转为高密度、持续性消耗战,试图通过频繁的打击耗尽乌克兰有限的防空导弹资源,同时打乱西方的援助节奏。按照俄罗斯的战略设定,他们希望将战斗节奏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逐步拖垮乌克兰的防御体系。
此次行动的核心,是俄军发射了537架“天竺葵”系列远程爆炸无人机,其中“天竺葵3”搭载喷气发动机,速度更快,威胁更大。这些无人机沿着数百公里的边境线发射,先在乌克兰境内集结,随后分散攻击数十个目标,涵盖利沃夫、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和第聂伯罗州等多个重要城市。
展开剩余75%面对分散的攻击,乌克兰防空系统无法集中火力,只能分散成多个拦截区域,艰难应对这波密集的无人机分散袭击。
与此同时,俄军的图-95MS战略轰炸机在俄罗斯库尔斯克州、布良斯克州和萨拉托夫州上空,向乌克兰纵深目标发射了41枚KH-101巡航导弹,扩大打击范围。黑海舰队则从海上发动进攻,发射了至少5枚“口径”巡航导弹,重点袭击乌克兰边境地区的关键目标。
为打击更高价值的战略目标民间资本,俄军还派遣米格-31重型战机,在坦波夫州上空发射了4枚KH-47M2“匕首”高超音速导弹,依靠其高速穿透乌军防线。
此外,俄军在沃罗涅日州发射了7枚伊斯坎德尔-M和朝鲜KN-23弹道导弹,意在摧毁乌克兰重要指挥节点,形成多层次打击态势。
俄军目标扩展至铁路枢纽与工业区
俄军多波次、不同方向和不同速度的打击令乌军拦截火力陷入极大混乱。此次行动中,俄军开始集中打击扎波罗热工业区和克列缅丘格铁路枢纽,甚至瞄准了北约军援物资的重要集散地——利沃夫州,这标志着俄军正式启动有计划、有重点的基础设施破坏行动。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俄军的KH-47M2“匕首”导弹成功击中乌克兰沃夫州德罗霍贝奇市的加利奇纳炼油厂及克列缅丘格炼油厂,深夜火光冲天,在乌克兰黑暗夜空中炸出犹如“小太阳”的壮观景象。
乌军防空拦截力下降显著
根据乌克兰战报显示,俄军发射的537架无人机中有221架被乌军拦截,但7枚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仅拦截了1枚,4枚“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则全部穿透防线,未被拦截。俄军发射的46枚巡航导弹中,乌军仅成功拦截37枚。
这暴露出乌军的“爱国者3”防空系统弹药消耗殆尽,防空弹药库存急剧减少,导致整体拦截效率明显下降。乌克兰纵深防空体系面临弹药告急的危机,拦截率随之下降,防空压力骤增。
F-16战机出动迎敌,损失持续
面对俄军持续的巡航导弹和无人机袭击,乌军被迫频繁出动F-16战机进行拦截。然而,乌军已经损失了3架F-16战机,最新一架在连续击落6架无人机后,在低空近距离用机关炮攻击第7架“天竺葵”无人机时,发生严重事故。
“天竺葵”无人机以约200公里/小时的慢速在超低空飞行,而F-16为了保持飞行平衡,最低速度需保持在300至400公里/小时,特别是在夜间进行高速俯冲后再追击超低速目标,飞行操作难度极高。
此次战机未能及时拉起高度,最终导致坠毁,飞行员不幸遇难。这场悲剧反映出乌军在高强度连续作战下的巨大压力和技术难题。
发布于:天津市盈亚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